108年境外學術會議-建築系 賴同學

活動名稱:上海嘉定區陸巷社-共治的景觀社區參與式設計工作坊
及「共治景觀 美好社區」-2019首屆上海社區花園與社區設計國際研討會

活動時間:2019年4月30至2019年4月30日
會議地點:中國 上海
姓名:賴同學  系級:建築系碩士二年級

一、參加動機

       碩士班這學期研修王本壯老師的「創意思考」課程,正好有這個機會與王老師及其他同學一起到上海嘉定區參與陸巷社區的「社區共營」設計工作坊坊,讓我能實地將台灣「社區營造」的理念,藉由一個大陸農村型的都市社區透過參與式設計工作坊模式來具體實踐,同時也更可以與大陸知名高校研究生以及對「社區營造」有不同研究領域的地區領導或專家學者,共同交流彼彼此的專業與實務經驗的分享。我認為在王老師多年「社區營造」領域的專研,能夠有機會跟老師來參加此次盛會,將對於我日後的建築師工作有著莫大的提點與參考。

二、住宿


       活動期間的住宿由上海嘉定區地區辦公室負責安排住宿在安亭鎮的旅館。

三、上課內容/活動過程摘要

A.上海嘉定區陸巷社區-共治的景觀社區參與式設計工作坊

第一天

  • 上午社區現況及嘉定社區「社區共營」介紹(上海嘉定區地區辦公室徐曉菁科長)及學者演講(上海同濟大學景觀系劉悅來教授及聯合大學建築系王本壯教授)。
  • 下午社區基地現況調研(陸巷社區的領導帶領)及所有與會的同學及社區志工們,還有當地居民們一起走一趟,對社區以薔薇花為主體發起「社區共營」的階段成果勘察。所有與會的同學們依「面、線及點」分組,分別展開個別的組織計畫與分工討論。
  • 晚上分組「面、線及點」,分別展開個別的組織計畫與分工討論,對組內的課題與對策要整理與確認,準備明天早上向導師及社區居民的第一次簡報。

第二天

  • 上午分組「面、線及點」,分別向導師及社區居民的第一次簡報。
  • 下午分組「面、線及點」,就早上簡報導師的意見來調整後續小組計畫進度與分工討論,對組內的課題與策要整理確認,並做初步方案設計與草模型製作。
  • 晚上初步方案設計與草模型製作,並準備明天早上向導師及社區居民的第二次簡報。

第三天


  • 上午分組「面、線及點」,分別向導師及社區居民的第二次簡報。
  • 下午分組「面、線及點」,就早上簡報導師的意見來調整進度與分工討論,對組內的課題與對策要整理與確認,並做初步方案設計與草模型製作。
  • 晚上設計深化調整與草模型製作,並準備明天下向嘉定區地區辦公室主任、導師及社區居民的階段成果簡報。

第四天

  • 上午分組「面、線及點」,分別設計深化調整與草模型製作。
  • 下午分組「面、線及點」,向嘉定區地區辦公室主任、導師及社區居民的階段成果簡報。
  • 晚上分組「面、線及點」,就下午簡報的意見來調整製作階段成果簡報,準備明天參加上海同濟大學上海楊浦區社區規劃師培課程開場的「嘉定區陸巷社區共營工作坊」的階段成果展示及簡報。

第五天

  • 上午2019上海楊浦區社區規劃師培課程開場的「社區共營」階段成果展示簡報以及楊浦區社區規劃師培課程主題的學者演講。
  • 下午參觀由上海同濟大學景觀系劉悅來教授主持「四葉草堂」所規劃的「創智農園」,觀摩與件學上海推動「共治景觀 美好社區」的具體成果。

B.「共治景觀 美好社區」2019首屆上海社區花園與設計國際研討會

第六天


  • 上午上海社區花園與設計國際研討會「共治景觀 美好社區」主題的學者演講。
  • 下午上海社區花園與設計國際研討會「共治景觀 美好社區」主題的學者演講。

第七天

  • 上午上海社區花園與設計國際研討會「共治景觀 美好社區」主題的學者演講。
  • 下午上海社區花園與設計國際研討會「共治景觀 美好社區」主題的學者演講。

第八天

  • 上海社區花園與設計國際研討會「共治景觀 美好社區」主題的參觀活動。

第九

  • 上海社區花園與設計國際研討會「共治景觀 美好社區」主題的參觀活動。

第十


  • 學術交流結束,收穫滿滿的返回台灣。

四、參加活動心得及收穫

1.陸巷社區共營-參與式工作坊

       這次參與式工作坊除了我們來自台灣的聯合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班同學外,還有來自上海同濟大學景觀系、內地其他高校的城市規劃、建築
設計以及嘉定地區不同社區相關代表及居民齊聚一堂,對於陸巷社區進行
觀察調研與深入民眾訪談,對現有景觀課題進行設計改造方案的優化升
級,提出具體可操作性與生活可持續性的解決對策,最重要的是透過參與
是工作坊能引導居民認同理念,更可使居民願意主動來參與社區的環境改
造工作。
       王本壯老師從社區營造的操作方式提出建議,對於陸巷社區短時間內要從三個面向來進行工作坊的實質做法:包括從「面」-陸巷社區薔薇花主題的宏觀願景策劃,「線」-陸巷社區主要入口形象宣示以及社區幹道「彩虹大道」的改造,「點」- 陸巷社區主要示範性閒置空地改造成「88號小公園」的升級版設計等,三個重要指導計畫來帶領社區3-5年的規劃發展之核心價值的建構。
       上海同濟大學景觀系劉悅來教授以「創智農園及百草園」案例的實際改造經驗,說明動員公眾參與一個以在地文化特色的資源整合力量,並結合產官學的生態自然景觀共治成功過程,成為很棒的地區性示範園區。
       最後嘉定區地辦公室徐曉菁科長更從政府對社會治理的政策支持與社區發展歷程的闡述,表達要從培養「人」到「社會責任感」的社區共營治改造的方法與過程,除了政府出台政策與資金支持外,更希望可以從社區根本的特色連結與居民參來發動,才能有永續的良性發展與成效。
       這次參與式工作坊是以所謂996模式的每天密集小組現場調研、腦力激
盪、課題討論、對策研議、方案草圖、模型製作、簡報編排到每早導師們的匯報,並與社區居民直接交流,收穫滿滿也希望能藉此機會給陸巷社區有更務實、美好的遠景規劃!我是以聯合大學建築系碩士班老學生,身兼第二組長,日夜顛倒的密集 Team Work 帶領組員同學們進行每天工作分配與設計指導,跟大伙兒一起幹活,又得每天代表小組向領導及老師們匯報各個階段的成果!很榮幸與來自同濟大學景觀建築系、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系、浙江大學建築系以及中原大學等研究生,參與了這次工作坊活動……感謝大家日以繼夜的協力打拼,後會有期!

2.「共治景觀 美好社區」美好社區」上海社區花園與社區設計國際研討會

       社區作為城市居民主要的生活場所,以上海高密度都市社區花園實踐為代表的空間更新和社區治理融合實踐初見成效,已經成為讓民眾參與城市公共空間管理的途徑之一,面對越來越快的城市化節奏,越來越少的可建設綠地,以及綠色紳士化產生的不公平影響,如何在身邊營造自然美好的公共空間、溫馨和諧的人際關係,在城市尤其是高密度城市更加美好的生活,成為城市建設和社區治理面臨的重大挑戰。為了不斷促進空間專業者及社會各界學術與實踐之間的交流合作,由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主辦的首屆“社區花園與社區設計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我們也很高興能在前面幾天在嘉定社區參與式社區工作坊的實戰經驗後,再來體驗這樣的大型國際研討會活動,聆聽國際級的學者專家論述相關社區改造與社區設計的議題,收穫匪淺。

五、費用

       感謝機票費用由學校補助,工作坊全程由嘉定區負責,我們自己負責後面幾天部分住宿及旅費。

六、旅遊及感想

上海是一個國際大都會,我有機緣在2014年級2010年年因建築師工作關係長駐上海達一年半的時間,自然不會陌生。此次藉由工作坊及研討會也再次體驗上海的諸多變化,硬體設施進步超速跳躍發展自是不可同日可語!這個短暫的停留與參訪機會,讓我在研討會空檔時間得以稍微窺視上海的新興現代化風貌,也有幸再次與我相識多年的澳大利亞籍建築師全家度在上海重逢話家常,應該是我額外的寶貴收穫啊!

七、生活小秘方

有些年紀了,996真的很辛苦啦…希望未來能早睡起,運動並休養生息!

八、給未來想參加交流計畫同學之建議


  1. 對於工作坊操作課題與社區營造案例平日就要多觀察多體認與多學習。

  2. 平日要鍛鍊身體並注意坐姿,避免因姿勢不良造成實作時的身體不適。

  3. 要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信心與自我表達的勇氣,更要多學習組織技能。

  4. 要有宏觀的學習心態,累積自我基本專業知識與熟悉如何調研分析。

  5. 國際交流也要加強學習語言(文)的運用與表達,即便到中國大陸一樣!

九、活動照片

1.主動與同學組員來張自拍,相互激勵打氣與彼此關心。

2.很榮幸能代表小組每天向領導及老師們匯報各個階段的成果!

3.平日有豐富的上台簡報經驗,
所以更有自信來對小組成果作詳實調理的表述。

4.非常高興在短時間內與來自內地其他校同學們共同努力的
成果模型-「線」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