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泰國實習-經管系 陳同學

活動名稱:107年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泰國實習

國外實習國家城市泰國羅勇

一、緣起

        對於海外實習這一部分,我一直都很有興趣,在大學的計畫中早就添上這一筆行程。因為我嚮往學習不同的事物及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文化,所以我選擇走出台灣擴展自己的視野。
        高中時,就曾夢想能到國外看看,這夢並沒有因為年級的增長而消失,反而更加渴望,因為清楚明白自己只剩最後一年的機會,心想如果放棄而錯過了,就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去實現大學出國實習的夢想了。所以自從得知學校國際組的學海築夢計畫後,我就想盡辦法一定要爭取到這次機會。確定自己的目標後,即開始積極尋找海外的企業協談相關事宜及簽訂合約,最後終於透過系上老師的人脈牽線下,讓我們有機會到泰國TMI汽車零件製造廠實習,過程中也非常感謝國際組,協助我們處理申請學海的相關作業,讓我們能夠順利通過申請,而沒有留下遺憾。

二、國外實習機構簡介

        台灣企業家林明立先生鑑於前述東協汽車產業發展背景、客戶需求及東南亞國協的經濟成長下,於2003年2月1日創設TMI Industry於泰國汽車產業聚落集羅勇。資本額為泰幣4000萬元,員工人數78人,其中台籍幹部有5人,為一典型中小型企業。其主要產品為汽車零配件中之汽車燈具之ODM與OEM為主,包括其車頭燈、尾燈及車內燈。其生產設備除先進之大型塑膠射出成形機之外,並於2017年投資4000餘萬泰銖購置無塵室鋁蒸著電動加工,進行PC燈殼餅面硬化處理,為一先進之汽車零組件製造公司,其主要市場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以及中東。學生可透過在地的實習,除了解台商在泰國的奮鬥經驗外,更可學習與外國員工互動,了解該國文化之生活方式與背景,有助未來深耕與該國關係及合作發展,以期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及實務經驗之專業人才。

三、 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心得

  • 準備出發
        2017年冬天,隨著研發處展開學海系列宣傳活動,讓我再升大四的暑假期間,能夠有幸到海外交流實習,對於一位憧憬體驗世界各國不同的風采的小小大學生而言,這是難能可貴的事。儘管一系列的前期準備工作非常繁瑣,尋找海外企業、合約接洽、學校申請及相關檔案遞交等等作業繁雜,但聯合大學的老師與助理們都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和建議,因此才有這次機會出國實習,拓展不同於台灣的海外視野。

到泰國第一天,幹部大哥來接機


  • 實習國家與公司

        我所實習的國家是泰國,一開始對他們的印象可能就是個經濟落後於我們的國家,老闆是到泰國創業的台灣人,所做的產業是關於汽車燈殼零件組的製造。一開始他不懂泰語,不會溝通,他去了多個國家但最終卻選擇帶著妻小在不熟悉且科技發展並非特別完善的泰國開始發展他的事業。



(左圖)與老闆(藍制服),(右圖)合影泰國TMI公司
  • 實習過程

        這家公司在去年,新增了一條生產線,有很多製程上的問題需要我們去協助與改善,我們首先就是要進廠了解他們整個營運模式,這讓我更深刻體認到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實職場的差距。我們雖然懂得分類與了解所謂製造產業該有的性能,但實際上的操作過程與問題都是書上無法得知的,知識也許能讓我們快速辨認現在所處的環境,但如何適應並進入狀況,是需要實際去應用與了解的。熟悉了工廠環境與整個製程概況,我們發現了幾個和台灣不同的地方。文化差異而言,泰國人的動作都比較慢條斯理,相較於台灣相當注重效率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科技發展並非完善,在台灣多使用條碼與系統化載具追蹤產品動向,但是這裡多倚靠紙張填寫的人工紀錄,因此容易導致產品追蹤不易,不良品數量無法追蹤等問題。因此我們利用本科所學,目標設計出一條龍製程表單,較系統地去追蹤產品數量及動向,並且針對各站設計不良率表單,將各項產品其不良數量、動向及主要不良原因都能在表單中清楚得知,有利後續針對問題做改善與調整。


(左圖)上班第一天,計畫主持老師陪同我們與公司幹部一同瞭解環境。(圖中)場勘工廠環境,此圖片為新的生產線,真空室內部環境。(右圖)每日工作狀態,每人一台筆電,開始各自負責之專案工作。

  • 困境與經驗累積

        而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困難,語言溝通其實並不我們最大的問題,因為各單位幹部都是台灣人也幾乎都會泰語,有問題都可以詢問他們,如果是實地場勘也可以用簡便英文、泰語翻譯或肢體語言畫圖等方式和當地員工溝通。我們發現泰國員工步調都較慢,對於小細節也並不是特別的講究,加上普遍工廠員工幾本上都只有國高中畢業,因此他們善於簡單的作業,較邏輯性的文書對他們來說會是一種困擾。我們該如何從公司繁雜的製程中,設計出能符合各產線部門需求及能夠因應插單等變數因素的數量追蹤表?各部門需求與想法不一致,產品種類多樣、製程不同,更重要的是員工要能容易書寫,綜合所有條件與需求集合成一張淺顯易懂的表單,需要多次與各部門幹部溝通與協調,組織部門間的溝通也是很大的一門學問。首先,自己要先釐清所有狀況,才能客觀的傳達或接收想法與訊息,如何圓融的溝通、清楚的表達與事實的協調,並且將問題解決,對於我來說是此次實習中最大的挑戰與成長。

(圖1)每日例行晨會,報告進度,(圖2)與幹部討論,了解需求,
(圖3)各部門開會溝通與協調





表單成果

四、 國外實習之生活體驗

  • 泰國與台灣
        在泰國待了一段時間,讓我對於泰國的認知改變了非常多,他們其實很愛乾淨,從他們吃午餐的作息可以發現相當注重衛生整潔,待人相當親切、熱心助人,為人單純、樸實、善良。不同於台灣的人情味,台灣人雖然也非常熱心,但遇到自己也無法解決的事情通常就沒那麼積極了,但泰國的人會想盡任何辦法幫你解決問題。我想可能也是因為這樣的文化,比起唯利是圖富有競爭力的國家,老闆更喜歡在泰國設廠的原因吧!

(圖1)中文、泰語互相交流與學習,(圖2)親切、單純、樸實、善良的可愛同事們


食:

(圖1)早餐普遍吃烤肉串+糯米飯,(圖2)食物調味包都會有糖、辣椒醋與辣粉,酸甜辣風味,
(圖3)新鮮的魚都是用來炸的=台灣的炸雞


衣:

 國王生日為表達敬意,在那天我們發現所有店家都穿黃色衣服~很特別!
(黃色對泰國人來說是幸運色,當地人很常穿)


住:


(右圖)泰國人很享受假日,一休假就到海邊租躺椅休息,
(左圖)泰國海邊停車盛況,他們不拉手煞車,因為會有人要推你的車,好讓裡面的車子可以出來!



五、 國外實習之具體效益

  1. 文化上的交流:泰國人非常善良、單純與熱情,我們彼此間會互相交流自己國家的文化。
  2. 學習獨立的生活: 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到不同的國家生活,訓練自己成為更獨立的人。
  3.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在工作上,學著如何與人圓融溝通和如何有效率的解決問題或做出決策 。
  4. 增加整體工作經驗:為未來要求職的自己增加競爭力,提早適應未來職場可能出現的生活或難題 。
  5. 體驗不同國家不同的風土民情,以擴大自己的視野及國際觀
  6. 體驗跟台灣不同的職場文化與型態 。
  7. 在不同的場合中,訓練自己的社交能力 。
  8. 學習泰國人的優點,並從他們的缺點中自省。

六、 感想與建議

        雖然在這段實習期間,自己所處的地方是如此的陌生,但也因為這樣此時的自我才是屬於真正的自由,這仍舊只是世界的一個角落;至此才更能感受到「世界,其實還很大。」然而這裡仍舊存在需要面對的問題,不論哪裡的人都在努力的活著,在這裡我也看見與台灣截然不同的學習制度、思想模式與職場作業型態。休假期間我們也參觀了當地文化古蹟,享受旅程中的美景和感受人與人之間不期而遇的互動所帶來的快樂,透過知識、信仰、文化、情感等交流,開拓自我視野,都是我在這段實習過程中得到最珍貴的收穫與回憶。
        在這四十七天的泰國海外實習生活中,因為實地的參與當地的一切,讓自己有更深的思考與不同以往的想法,我對於職場環境有了實質的體驗, 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缺失在哪裡,因此我很開心能參與這次海外實習對我不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都有很大的幫助。最後,還是要非常感謝老師、學校及教育部的支持與協助,讓我有這個機會能到國外體驗、學習與成長。
        建議部份:鼓勵事先做好規劃及了解當地環境,並向去過泰國的親友請教,因為實際在當地生活,會和自己所理解或想像的不一樣。

 文化參訪與在地交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