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馬來西亞實習-文觀系 陳同學

活動名稱:107年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馬來西亞實習

國外實習國家城市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縣

一、緣起

        身為文化觀光產業學系的學生,從大一開始,我們的導師林本炫教授便希望我們把握好可以出國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當初會進入觀光系,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愛旅行,這世界上的每一角落、美景、人文風情,都是我嚮往渴望的,人生很短暫,要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我所希望的樣子,我想經由旅行我能找到答案。有了教育部提供如此好的機會,我自是欣喜萬分,很早便開始準備,經過一連串的兜兜轉轉,終於如願以償地得到此次的機會。
        從小開始,母親經常帶我去各個博物館參觀,因此我十分喜歡身處博物館,因為博物館裡很安靜、很神奇,眾人可以用眼睛、耳朵在博物館內憑藉各種方式得到知識,學習事務。因此當老師告知我們可前往博物館實習時,我喜不自勝,立即專心一致的編寫計畫書,重複修改,提交上去。我深知這是一個好機會,一個可以圓我大夢的好機會。

二、國外實習機構簡介

        「近打錫礦工業(砂泵)博物館」座落在新街場(Bandar Baru),也在拉曼大學的附近。創辦人丹斯里(Tan Sri)丘思東先生自從 1985 年錫礦業 因錫價崩盤而造成此行業在馬來西亞一蹶不振後,數以千計的人開始失業及人口外流。由於他是在地人,對地方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後來在 1998 年引進拉曼學院及 2002 年引入拉曼大學在金寶新區設立。自拉曼大學設立後,致使沒落的金寶鎮再一次地獲得新生命。目前丘氏家族已經從採礦業轉型成房屋發展商、辦國際中小學學校及酒店業等。由於丘老先生深感自家三代人皆曾經從事過錫礦業,非常感念這個行業對其人生及家族的重要影響,是故特別在金寶新街場開設了「近打錫礦工業(砂泵)博物館」。


        錫礦博物館裏展示了馬來西亞全國最齊全共數百張有關錫礦業的珍貴照片,最獨特的是四個根據不同年份的礦場模型。此外,還有數百件機械和器具原物,分成室內和室外展示,以靜態擺設和礦場情景複製兩種方式呈現。在博物館內,訪客將見到一隻踩在草堆上與兩棵大樹下的大象。這隻大象出現於博物館入門口處,因為所有採礦的故事是從牠開始的。 根據歷史記載,在 1848 年,馬來領袖朗查化(Long Jaafar)飼養了一隻 稱為「拉律」(Larut)的大象,牠在山林間走失了,幾天後牠被尋回時,發現其身上沾有礦物。經過朗查化找發現拉律走失的沼澤地底下蘊含豐富的錫礦資源,自此開啟了馬來半島輝煌的錫礦工業歷史。因此,該地以大象的名字「拉律」命名,而因早期是華人礦工幫派血腥爭鬥的地方。英國殖民政府在平定這些紛爭之後,在1874年後改名為「太平」,其字面的意思是永遠平安。


三、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心得

        台灣的博物館設備完全、設施優良,我們總是從博物館給予我們的知識中學習,但在馬來亞金寶的錫礦博物館可不一樣,他是個未完全開發的博物館,在燈光、設備、聲效、動線、展設、行銷……等都是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間。因此在全方位了解博物館現況後,我們經過多次討論,決議從三大方面深入做起,分別為「文創」、「展設」、「行銷」希望通過這三大要點,能夠在一個多月的實習中對博物館有所貢獻與幫助。
        文創部分,主要通過設計文創商品,為此劃分了”意義類”與”實用類”透過博物館中的特色,例如:拉律、水泵、水筆、金山溝……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做結合,製成沙漏、帆布袋、設計商標、模型,並為所有的商品,列出成本、材質、可行性、價錢,去為博物館量身訂製數一數二且具有紀念價值的商品。過程中經過反覆繪圖上色,商討材質與價錢平衡的可行性,在多次的修改刪減,要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做出富有特色並且令大眾討喜的商品可不容易,畢竟我們的專長不是手繪設計,沒有接受過相關產業的訓練,因此我們特意查閱了多本書籍去學習相關知識,就是為了想要把最好的想法完美的發揮呈現。

 〔上圖為我們所設計的文創帆布袋〕

        展設方面,我們不僅僅重新將博物館中的遊客路線重新編排,更創建了一條在當地金寶名勝景點一日遊的路線,希望可以與在地景點合作,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體驗。不僅如此,我們更在短短的時間裡,為博物館編排了一本導覽手冊,細至字體大小、美工背景,大至文物歷史、理念,無一不是出自我們的想法和討論,從蒐集資料決定方向,到繪製背景文字精簡,再至篩選編改,經過了一次又 次、一晚又一晚的奮鬥,終於完成,我們希望這本手冊能夠達成在沒有導覽員的情況下,遊客依舊能夠理解文物歷史與重點特色。在成果發表會時,我們更是將其彩色列印完成,做成完整的導覽手冊,相信博物館能夠將其大量印刷,發放給遊客觀賞參考。


〔圖為我們所繪製的導覽手冊內容〕

        行銷方面,我們經討論後,決議拍一部兩分鐘宣傳片,因為我們調查後發現,博物館沒有專於只介紹他們的官方宣傳片,透過宣傳片,將會吸引更多的遊客,不只是當地居民,更可在台灣地區播放,如此一來,便可為錫礦博物館帶來收益,達到我們行銷的目的。除此之外,我們更向博物館建議可開發的項目,例:在假日時銷售冷飲、與當地政機關合作建立指示路標牌、收取導覽費用、創建粉絲專頁吸引人潮……等。當然,我們的主要心力與主軸接放在宣傳片上,由於大一下學期時,我們有修過一門「動態影視」學習如何專業的拍攝、剪輯、繪製分鏡表,因此這次的任務對於我們,可謂是有了信心。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這裡我們遇上了設備不足的問題,我們沒有專業的攝影機、軌道、收音,在最後如何呈現完美吸引人高畫質的影片,對於我們是一大考驗。但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我們依舊利用手邊的資源,完成了這部宣傳片。當中學習到的不僅給是更專業的軟體應用,更多的是,如何利用手邊的道具完成影片的學習。
        我們六位實習生,在出國實習的每天晚上皆會進行一小時以上的討論,針對各組的進度與狀況去進行深入研討,從中提出改進與鼓勵。正因如此,我們的進度才能夠如期完成,並且在每一個階段都不白費心力,這是我此次實習很慶幸的一個要點,按部就班地完成,不僅僅能使效率提升,更能夠在細節上鉅細靡遺的做到最好。
        除了我們為博物館做的任務以外,周副館長也為我們安排了當地的實習參訪,去八杜嘎加、怡保……做關於錫礦的田野調查,查看古老的礦石、礦洞、居民生活,甚至近幾百年挖採錫礦的鐵船。每一站一步,都實實在在的令我們眼界大開,記憶留存不忘。
 〔圖為去巴杜嘎加參訪鐵船〕

四、 國外實習之生活體驗

        我們這次的實習十分幸運,實習機構提供環境優美、生活機能方便、溫馨的宿舍給與我們住。由於拉曼大學建於附近,學生眾多,因此宿舍也不例外地興建許多,大多數都是物美價廉、租金便宜的宿舍,我們住的地方也是如此,左右鄰居大都是來自各國的大學生。我們時常會與他們交流彼此的家鄉風情,交到好朋友又可以學到新知識的同時,還能夠練習多國語言,實在一舉數得阿!博物館的實習生不僅僅只有我們,更有來自拉曼大學的學生,他們十分的照顧我們,不僅僅會在每天實習後,帶領我們嚐遍附近的美食,很多時候,他們也會帶領我們去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參觀,認識更多的風土民情。馬來西亞的飲食與台灣不同,台灣的菜色傳統有菜有湯,馬來亞卻是菜飯配涼茶,涼茶在當地是十分普遍的冷飲,他們習慣吃飯配一杯涼茶解渴,涼茶有兩種,一為羅漢果可養潤喉嚨,二為菊花茶,解火養生,兩者皆清爽可口又天然。馬來亞由於天氣炎熱,當地多數菜色偏向重鹹,易下飯,配上解火解鹹的涼茶恰為合適。
        我們的宿舍如同一個家,剛開始到的時候,許多基本生活用品缺乏,因此我們時常會去許多大超市購買,我們一行人十分喜歡逛超市,因為不僅僅有必需品,更有許多物美價廉的美食與零嘴,我們每周都會去個三四趟,不是買必需品就是購買早餐,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咖椰漿,塗於吐司上,十分可口美味。但更多時候,我們更樂於早早出門,體驗當地早餐,當地常見的早餐為「乾撈雲吞麵」順口的乾撈麵配上清爽的餛飩湯,一頓如此有飽足感的早餐,為每位因工作忙碌的人,開啟美好的一天。

五、 國外實習之具體效益

(1) 提升觀光產業服務技巧與導覽解說口語表達及溝通能力
        我們在博物館期間,不僅僅為遊客們講解歷史,承擔導覽員的角色,更為博物館設計文創商品與製作宣導短片和編排導覽路線,這是對於觀光產業多方面的剖析與學習,也讓我們對博物館有了全方面的規劃與安排。在文創商品上,我們絞盡腦汁,精挑細選許多,一輪一輪的挑選編排,訓練我們的創意、判斷、程序;在導覽路線部分,我們深度了解遊客所需,為他們量身訂做路線,希望呈現最好的服務,訓練的是觀察力、細心、編排力;在宣傳部份,我們在設施缺乏、時間短暫的困境下,依舊順利的完成,訓練的是應對能力、軟體能力、攝影能力。

(2) 增強國際化視野與外語使用的能力
        我們這次行程,不僅僅去了馬來西亞,更有幸走訪了泰國、檳城、新加坡,參觀了數座名勝古蹟,欣賞了數道奇景,但最重要的是看到以前從沒看過的,學習到不敢想像的知識,透過這些所得到的感動,是我一生中永遠不會忘記,永遠刻印在心中的。我深知這些時刻的來之不易與短暫,但又十分貪戀的想擁有,這也是為何我愛旅行,就是想要享受那份單單屬於我的情感。不僅僅如此,更多的是對於聞所未聞之事的學習,除了自己想學習的、該學習的,更多的是對於生活、環境,、周操一切事務每一時刻的學習,比如我們在這次旅行中,在馬來亞這樣如此多種族的國家,學到很多關於每一宗教的民俗信仰與祭祀典禮,並對其保持尊重,好奇卻不越舉。人人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所看到一秒鐘足足抵得過坐在書桌前苦背的十分鐘,這正是視野的開拓。
        馬來西亞常用語言為馬來語,通用語言為英語,我們雖不會說馬來語,但我們憑藉著所學習過的英文,運用在生活大大小小的事務當中,這次的旅行,我們的英語對話能力大幅提升,從不敢表達到說的五分流利,這中間經歷了焦慮、煩躁、挫敗,但在環境的促使下,我們不得不盡力而為,成果也終究證明我們的訓練有素,但另一方面,也深深的提醒我們,還需改進許多,不可得意忘形,要好好的精進詞彙、文法,這才是我們學習應有的態度。

(3)自我約束與分工合作的能力
        這次實習,我們六行人雖都出自同一系,但其實都並不是特別熟悉,很慶幸的是大家都十分明事理,我們為此特別聽從老師建議後,有了「值日官」與「值週官」。值日官主要負責叮囑大家每日事宜,並且向老師匯報進度與成效,發揮領導的能力;值週官每日將實習日誌上傳,並且每週打掃公共區域兩次。每位值日官與值週官都會輪番上陣。不單單是分工合作的基本,更是我們這次實習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在每日早晨,我們便會早早起床,提前用過早餐,騎著腳踏車在九點前前往博物館,開始一天的實習,不單單是早起,包括一整天自動自發的處事態度都是如此,做好自我約束並且精進的努力,將好事物培養成一種習慣,就會發現,其實事情沒有想像中的艱難。

六、 感想與建議

        這次的實習,我心中實在是充滿了無限感激,趕戲教育部有這麼好的計劃給與學生們去實現夢想,要出國一趟太不容易了,家中的經濟與出門的大小安排,而最大的原因是沒有信心,深怕會出問題,沒有一個推自己出國的助力。更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林本炫教授的大力相助,不僅僅為我們聯絡機構,更與我們進行一周兩次的討論,無不例外。更是兩次不遠千里的前來,與我們共同參與計畫。沒有他,我們就像失去了主新骨的無頭蒼蠅,無法按部就班地前進。正因為他的鼎力相助,才有今天的我們。為期43天的實習旅程已結束,這當中充滿了汗水、淚水與歡笑,但我們永遠心存感恩的去珍惜每一刻,這不單單只是實習,這更是我的夢想,而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夢想會無限擴大的去實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