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106年學海飛揚計畫-法國研修
國外實習國家/學校:法國/蒙彼利埃綜合理工學院
國外實習國家/學校:法國/蒙彼利埃綜合理工學院
一、 緣起
在進入大學以前,我就一直很嚮往那些可以出國念書的同學,最一開始的時候我也以為只有前面排名的明星學校會有這樣的機會和資源,但當我升上大二的時候,系上有學姊成為了聯大首位前往歐洲地區做交換的經歷,恰巧我與這位學姊交情不錯,詢問她相關事宜時她也給了我很多意見和想法,更加加深了我的憧憬,因此確定了我想要朝這個方向努力。
藉由學校的交換生名額不僅可以有較為特殊的優惠,例如:學雜費…等,也會因為學生和觀光客的心態不同,而在國外有不一樣的體悟和感受。透過雙方學校簽屬協議而有的互惠讓我在最擔憂的經濟和申請學校這方面蠻順利的進行,再後來也感謝學校國際組的老師建議我可以申請教育部所提供的學海飛颺計畫,所以我才能帶著這些資源過去。
選擇法國的原因其一是因為經濟考量,由於美洲地區的開銷無法負擔,另外加上法國這個國家對於工程師的教育制度也非常完善還有對工程師的社會地位認可,以及在台灣的時候對於法國環境和人文認知的憧憬,種種因素讓我決定前往該國家進行交換。
二、 研修學校簡介
Polytech Montpellier 是隸屬於法國綜合理工聯盟(Polytech Group)的一員,該聯盟分布在法國各大城市共 13所,作為一個公立學校卻又規模不大的情況下,它坐落於Montpellier University 2(蒙彼利埃第二大學,俗稱二大)內部,擁有自己獨自一棟大樓,雖然位在二大內部但實際上兩者是不同的學校,也執行著不同的行政管理,二大搭乘Montpellier 主要輕軌幹線 Line 1 即可到達。
Polytech Group 分別是由法國 13 所理工科最強的國立大學所組織而成,兼具法國的公立大學強大的學術背景和卓越的工程師教育的靈活性,該教育體制為了克服學生無法脫離理論進而實踐的弊端,經過長時間改變現已成為培養掌握尖端技術又精通管理的高素質學生的代表體制,且該聯盟同時也受法國工程師協會的認可,畢業於該聯盟成員學校的學生同時也可獲得法國工程師文憑以及碩士學位。由於每間學校專業領域皆著重於工程學系,大致上並無太大的差異,但仍有各學校較為專精或著名的領域,法國學生內也仍存在著這 13 所大學的排名,但並沒有任何排名明確指出順序,考慮了環境等其他因素,因此我選擇了 Polytech Montpellier。
蒙彼利埃(Montpellier)是法國數一數二的大學城,其歷史悠久且為著名的旅遊城市,更有「陽光之城」的美譽,而Montpellier University 則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其中更以醫學院為最有名,是全歐洲第一所醫學院,以此為基礎漸漸建立的其他學院,以至後來 Montpellier 成為了除巴黎之外大專院校最集中的城市。同時 Montpellier University 2 因地理位置的關係,鄰近歐洲南部國家和地中海國家,因此在許多研究領域都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
圖 1 Polytech Montpellier 外觀
三、 國外研修之課程學習(課內)
來到 Polytech Montpellier 前學校有給予我們一份清單,是針對不同學期的學生所開課的課程,以我所研修的系所作為範例,都有列表公告在學校官網上面。
我是春季班學制的學生,所能選擇的課程較少,因為該學校對於等同於台灣的下學期的學生更偏重於實習的經驗,所以學校將課程分為上學期理論課以及在下學期安排了大部分的時間協助同學與校外廠商合作實習。
如同前述圖表所列,我在聯大時為資工系的學生,但由於我所選擇的學校並沒有完全單方面注重在資工方面的系所,而是與資管系混和的電腦工程與管理系所,所以有關於市場分析等相關課程,對我來說都是新的挑戰,秉持著到國外學習的熱忱以及覺得多多了解與本科系相關的市場經驗等百利而無一害的種種因素下,我還是選擇一同參與所有課程。
Object oriented design and programming,這門課程在上學期(秋季班)的時候就已經將概論以及基礎教學都上完了,因此當我進入這個課程的時候其實非常吃力,下學期直接由同學訂好一個題目實作出一個成果,上課方式由同學進行分組,每組題目和內容功能自行決定,但由教授所指定的特定功能和時程必須遵守,例如:使用者登入和登出。我在這門課程了解一個專案從管理到開發的結束,我們必須考慮所有的關聯性後,自己規劃出 Project Class Diagram 然後利用這個再去實際開發出一個實體的成果,與 Industrial project 這門課的差異在於該課程並不用與真正的客戶接觸,可以說是提前熟悉Industrial project 中與客戶接觸後的開發過程。
Marketing and innovation,這門課程正是我在台灣沒有學過的,它探討了如何分析市場走向以及多面向的了解自己將要推薦的產品,從外觀到內部功能,鎖定的客戶族群,為該產品打造一個量身訂做的企劃,除了前面大約 3-4 個禮拜由教授簡單介紹方向外,其餘的時間都會請同學由第一堂課就分好的組別進行產品設計並企劃,課程結尾每個團隊需要作為一位管理者上台報告產品。
Industrial project,這是我在法國最重要的一門課,對於我所加入的班級中的同學來說也是最重要的一堂,與其說是一門課程,不如說實際上就是在台灣大學時校外實習的概念,系上一直以來都有跟學校外的公司合作,由市面上的公司提供真正需要的需求,然後由學校的學生們進行服務,並且在這之中由學校與教授進行監督,因為是以對真正存在的客戶服務的方式進行實習,因此從最一開始與客戶接觸、討論,到合約書的撰寫以及進度的時程表(甘特圖)還有開發,這些都要由學生作為一位真正專業的管理者與開發者來完成,其中滿足客戶需求並且提供最佳選擇的建議等是最困難的,畢竟客戶的心意常常改變且較為專業的工具和概念他們也並不瞭解,如何作為一位專業的工程師解釋給客戶聽也是這門課內需要學習的。
最後 French as a Foreign Language,這是專門給我們這些外國學生所上的課程,由於英文在法國並不太通用,因此有必要接觸一些基本的法語課程,這是由學校與大學的語言中心所合作的課程,並不算是 Polytech 這間學校的專業課程,因此上課時間通常都會在晚上,課堂就是教授基本的法語用法和生活中較常用到的句子和單字。
圖 3 小組討論室(依組別分配固定房間)
四、 國外研修之課程學習(課外)
我本身蠻喜歡打排球的,所以我有去詢問同學關於社團和運動場所等相關問題,後來詢問到的結果都是需要繳年費大約1500-2000 新台幣,如果以整年來說真的很便宜,可惜的是無法分為半年期限的方式繳錢,多方考慮下最後我只有去每個禮拜唯一一天免費開放給所有人打球的時間。二大並沒有操場,因此若是想要慢跑等之類的活動都必須在平常的街道上進行,這部分就沒有使用者付費的概念,純粹就是從住家出來跑跑步做個運動。
歐洲人都很喜歡下班下課就去小酌一番,所以我蠻常與大家出去外面坐在露天的座位喝喝飲料聊聊天,他們吃飯時間也很晚(平均 7 點或 8 點後),所以大家都習慣先喝一些聊聊近況再去吃頓飯,不得不說剛開始來的時候不太習慣,每天都會餓到受不了。
歐洲人都很喜歡下班下課就去小酌一番,所以我蠻常與大家出去外面坐在露天的座位喝喝飲料聊聊天,他們吃飯時間也很晚(平均 7 點或 8 點後),所以大家都習慣先喝一些聊聊近況再去吃頓飯,不得不說剛開始來的時候不太習慣,每天都會餓到受不了。
除此之外,法國很多國定假日,我也都會利用這些假日到較遠的城市旅遊,既然已經到了法國那一定要去到首都巴黎(Paris),慶幸的是臉書社群上那時候有人有創建一個歐洲學生交換的學生社團,因此我鼓起勇氣在裡面徵了旅伴,蠻幸運的我與一位正在德國交換以及另一位在瑞士交換的學生一同旅遊 Paris,我們去了許多著名景點,但由於適逢法國罷工的時間,交通上受到蠻多阻礙的。另外我也有和另一位也是在Montpellier 交換的台灣學生和去年到我們學校交換的法生一起到法國第二大城市馬賽(Marseille)旅遊,兩個城市分別是北法和南法最著名也最大的旅遊城市所以很多觀光客,比較不用擔心出遊時的語言問題。
如果要給未來來這裡的學弟妹們一個建議,建議先了解法國國定假日的日期提早做好規劃,因為法國沒有寒暑假的概念,但是國定假日卻多到令人覺得神奇的地步,其中又以 5 月最多,以今年 2018 年為例,附在下表(尚未包含春假及聖誕節長假):
法國是一個人民很注重自身權益的國家,我來這裡讀春季班時剛好遇到了法國大規模的集體罷工事件(法國航空、法國國家鐵路),因為出門在外旅遊不方便加上罷工變數很大,因此在學期結束後我才決定直接回國而不到其他國家進行旅遊,這是我這趟交換生活中最遺憾的一件事情。
五、 研修之具體效益
- 學習其他外語(法語)
- 結交許多來自各國的朋友
- 了解法國教育體制和教育方式
- 較容易到其他國旅遊體驗各國文化
- 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並理解接受
- 開拓自己的國際視野
- 在專業領域上有更多的基礎經驗
- 學習全然不同的軟體開發工具
- 學會基礎 Git 作為團體運作時專案交接和整合
- 提升獨自一人的生活技能和心態建立
六、 感想與建議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一人出國而且一去就是長程旅途,說實話登機的那一刻我真的充滿著不安,幸好在這半年前有認識來台交換的法國同學,他們很熱心的幫助我從機場到我的學校,來到法國前我對這裡真的很不了解,於是交通考慮不周全,一直等到我的朋友帶我坐上火車我才知道原來我的學校還要搭類似台灣高鐵的法國國家鐵路(SNCF)將近 4 個小時才能到達,經歷一番波折加上許多繁雜瑣碎的宿舍入住手續還有語言不通的問題,第一天到達的時候心態真的差點崩潰,而且剛到法國生活的第一個禮拜很不適應,因為與台灣的生活真的相差甚遠,加上時差的關係,適應的很辛苦。
如果真要回想我的交換生活,我只能說要好好把握每個在這裡的日子,正因為與眾不同所以更有回憶的價值。開始展開我在法國的交換生活之後,遇到了很多好事情與壞事情,已經想不太起來發生壞事情的時候心情是怎樣了,因為很明白的就是自己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外國人,而法國的種族歧視又很嚴
重,所以後來也懂得學會保護自己和反擊。除了這些以外,在這裡的生活和朋友下課後小酌聊天,真的很悠閒又很愉快,也間接練習了社交能力,在出遠門旅遊的時候我也上網找了來自台灣的旅伴,每一件事情都很不一樣又很特別,因此更讓我覺得難得。
重,所以後來也懂得學會保護自己和反擊。除了這些以外,在這裡的生活和朋友下課後小酌聊天,真的很悠閒又很愉快,也間接練習了社交能力,在出遠門旅遊的時候我也上網找了來自台灣的旅伴,每一件事情都很不一樣又很特別,因此更讓我覺得難得。
原本以為在學校的生活會很難融入,也以為沒有辦法找到很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玩,慶幸的是學校在一開始就把同為春季班的交換學生做了一個歡迎會,人數少少的大概 5-6 個但卻意外的非常合,甚至當下就創了一個聊天群組,三不五時就約往外跑,互相吃了對方的家鄉菜,也了解對方的文化,他們來自阿根廷、奧地利、西班牙、羅馬、比利時,這是一個很多國家的團體組合。
最後真的很感謝每個給予我幫助的人,以及資助我這些的家人,因為有他們我才能有機會這樣一路闖關到達終點,這一趟旅程不僅讓我認知到了我從未認知的事實,也開拓了我的視野同時又滿足了我對國外的好奇心,真正到了國外才知道自己渺小的感覺,知道自己哪裡不足後該如何去改進,是很新鮮也很有意義的一趟旅程,學習讓自己更獨立,讓自己透過不同的東西成長豐富自己。
圖 7 製作台灣傳統食物給外國人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