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哈工大暑期 快舟學子-華文系 蔡同學

活動名稱:107年哈工大暑期 快舟學子
活動時間:2018年6月30至2018年7月8日
姓名:蔡同學  系級:華文系


一、參加活動(會議)經過
為期65夜的交流活動,了解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校史、校園環境、科系、未來發展。也體會了東北的風俗民情,美食文化,自然資源,可說是受益良多。


二、參加活動(會議)會心得
第一次出國,就是來到中國最北的城市,讓我覺得很新鮮,也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有榮幸拜訪這座城市。一般談到哈爾濱,最讓人著迷的莫過於是冰雕,但夏季的哈爾濱有更不一樣的味道。微風徐徐,漫步在中央大街上,兩旁的東正教建築,讓人有種走在歐洲的錯覺。哈爾濱工業大學,名列國內前百大的大學,以發展航太衛星著名,其在工科的學術成就,更令我大開眼界。雖然我本科是文組,在出國之前其實蠻怕自己聽不懂這些理科的課程,出乎我意料之外,工大的教授在講解相關理論時,以非常易懂的文字說明,讓人聽了不會覺得乏味。在未來的世界,航太科技是一項新趨勢,也是之後必然會發展的一項重要科技,不得不說,哈爾濱市只是中國的一小部份,就有如此先進的技術,實在不簡單。在哈爾濱,這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有它繁華的一面、也有它不堪回首的一面、有堅強的一面、也有它陰暗的一面,哈爾濱不算是中國的大都會,但許多建設仍持續不段的在進行,從繁華熱鬧的高樓大廈,穿戴著名牌的青年男女,到骯髒臭氣薰天的老舊街區,隨地躺著的遊民,在漫天黃沙的土堆裡玩著沙的小孩,這是我對東北的印象,也是大都會會出現的景象吧!在中國,隨時都會有那麼一群人,路上永遠就會有那麼一群人,卻看起來也不擁擠。有了支付寶,帶來了便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卻變少了,這也是我來哈爾濱及微不習慣也感到不方便的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冷漠的,在東北塞外的那個小鎮,卻有一群與台灣即為相似的居民,他們的生活及為簡單,平凡,卻有一顆熱誠的心,來接待從遠方道來的我們,他們跟我說:他們曾經到過臺灣,臺灣是個很美的地方,人民也很和善,如果有機會,他們還想再去一次。當聽到他們這樣說時:我的內心非常的開心也很感動。這次的旅行,我覺得很特別,特別的地方是,這不是一趟純粹交流及遊樂的旅行,在旅行途中,我嘗試著與自己的心對話,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在天地之間,就只剩下我與萬物的對話,我可以沉淨心靈,好好思考,好好放空,這是我在臺灣感受不到的。臺灣,很美,很祥和,但有時生活的壓力常會讓我感到擁擠,可能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吧!生在福中不知福。但我還是想把我的心路歷程寫出來,因為這份記憶、這層熱烈的感受,會隨著時間漸漸的淡去,剩下的,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內心的最深處了,在這次的活動中,與來自台灣各地學校的同學一起互相切磋交流,有一種親切的感覺,與哈工大的同學交流,拓展了自己的視野,體驗到不同的文化與風俗民情,期待下次的相遇,讓我們走出臺灣,邁向全世界。在這次的活動中,最像家人,也像朋友的,莫過於就是聯大一起同行的朋友,很謝謝他們,我是裡面年紀最小的,對我來說,他們就像哥哥姐姐一樣,我們彼此扶持照顧,謝謝他們旅途中的幫助,希望我們還有機會能夠再次相聚。


三、考察參觀活動(無事項活動者省略)

Day1:哈工大講座
Day2:哈工大博物館、航天館中央大街,聖所菲亞教堂、防洪紀念塔。
Day3:東北烈士紀念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道外巴洛克街區。
Day4:五大蓮池、地下冰洞、北飲泉、藥泉湖、藥泉瀑布。

Day5:黑龍山


四、建議
希望日後在參加類似活動能夠進入哈工大的課堂教室,體驗其上課模式,觀摩課程。

五、照片

聆聽哈工大校史,及小衛星發展講座(以下4張)






(下圖)參觀哈工大博物館,吸取許多科學知識





參觀中央大街,體會異國民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