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105年學海築夢計畫-日本阿南高專實習
一、 緣起
總是抱著平常心看待事情的我,一開始從沒想過可以獲得這麼難得的機會。在國外生活並學習,從十歲開始便是我心裡最嚮往的事,在沒有人聽得懂我的母語的國度;沒有人知道我的故事的陌生環境裡自立自強,這樣的畫面總是最令我熱血沸騰。一個悶熱的下午,與學姐一起在系辦公室處理事務,學姐滔滔不絕的是她實習的那些日子,點點滴滴都精彩動容,她的話有一種魔力,一種充滿感染力的喜悅,在她的話裡我彷彿看到了日本。
在三年級上學期選修日文,已經習慣第二外語是英文的我,一開始對日文是非常排斥的,習慣英文的文法也讓我對日文產生更多的不解,全新的領域是需要更多耐心的,雖然挫敗過幾次,但老師的努力不懈、對教學的熱忱感動了我,最後學會了一點日文基礎,這時我問自己:擁有對日本的憧憬、對日文的一點基礎,這樣足夠了嗎?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學姐帶著笑容對我說,「我覺得妳可以嘗試看看!」在我猶豫的時候,是她推了我一把,我知道,一旦我裹足不前,便看不到這世界的模樣,勇敢去嘗試吧,最糟糕的結果不過就是失敗。選擇日本的同學占了大多數,而每位同學都很優秀、都是實力相當、十分可敬的對手,因此我想,如果最後機會不是我的也沒關係,這表示還有進步的空間,於是帶著期待與信心卻又格外平靜的心,我提出了申請。
名單公布的時候,心情是喜悅的,但同時我知道迎接我們的是一道道關卡與挑戰,對於每次課程設計、教案設計、觀課……等練習機會,都更加聚精會神,努力記起每一個細節,願能達到活用每個教學法,加強自己不足的地方,期待在日本能呈現最好的自己。
二、 國外實習機構簡介
阿南工業高等專門學校是一所非常重視制度的學校,從住宿至食膳,每個細節都感受得到,最特別的是「打招呼禮儀」,每位低年級學生遇到高年級學生或老師,都會停下腳步,立正並九十度鞠躬,大喊「こにちわ」,從太陽升起到睡前,不絕於耳、此起彼落在校園的是神采奕奕的打招呼聲。
每天早上六點五十分集合跳早操並點名,晚上九點半亦需要晚點;餐桌禮儀方面,學餐裡男生女生必須分開用膳,中間的走道便成為性別的鴻溝,由高年級優先進入學餐,低年級總是一字排開在太陽底下等候入場,不論進入學餐或者離開都需要最宏亮的招呼聲開始及結尾。
阿南高專設立於1963年,設有「電氣電子」、「制御情報」、「建設システム」等學科,另設有「一般科目-各科共通」及專攻科。於四年級開設中國語選修課程,選修人數較多,屬於大班制教學,對於我們實習期間之教學班級,學生人數約四至二十人,屬於小班制教學,學生包含一至五年級及專工科班。
三、 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心得
第一次上課的那個上午,心情忐忑又期待的備課,對於教學經驗多限於「試教母語人士」的我難免緊張,腦袋裡模擬這一天的情境、課堂對話已經無數次,但這一天悄悄來臨了,上戰場前想起老師曾說過:「一節課不要奢望教太多,簡單一個語法點、一個句型就足夠。」坐在教室裡頭,想像著學生的反應,擔心準備的課程會不會太少?會不會太困難?突然,上課鐘聲響起我被拉回現實,深吸一口長長的氣,並慢慢吐出,告訴自己「我可以的!」。
看見學生們各個自備筆記本,並利用日文拼音註解,學習態度良好、配合度極高,心裡滿是感動,身為「老師」的第一堂課,意外的非常順利、圓滿,非常感謝國際生Thanh及Nadia參與,因為他們課堂氣氛更加歡樂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天的我信心倍增,覺得沒有什麼難得倒我。
漸漸地,與學生培養起了教學默契,每天備課時總先複習一次教學日誌,我認為熟記學生已有的知識,才算是盡到當老師的第一個責任,我喜歡透過對話幫學生複習,雖然我的日文不好,但我想幫學生建立「直接」的觀念,利用唾手可得的物品,如果遇到某些語法點中文有;但日文沒有的情形,堅持使用日文教學,反而有可能因此制約學生,舉例來說,夜市文化中教「臭豆腐」一詞,明明是台灣的食物又何苦一定要翻譯成日文呢?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如附上圖片並形容臭豆腐的美味吧!
再舉例來說,教完數字一到十,接著拿起書本說「書」,最後搭配量詞「本」,遇到二本書時,我說「兩」本書,學生一開始不明白,但舉的例子多了,二跟兩的差別便顯而易見,學生能透過已有知識自行歸納,往後遇到___(2)+量詞+名詞,皆能正確使用,透過i+1,聰明的學生們總可以自行理解新的句型,這樣的過程每次都讓我充滿喜悅。
我認為教學是需要先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盡量不給直接的答案,這樣的記憶才能深刻,每當他們順利回答句子,我總是最用力為他們鼓掌的那一個,他們永遠都是讓我驕傲的學生!實習中,最最令我感動的一件事是——直斗同學是最認真的學生,從沒缺過課,但因為打工五點半必須馬上離開,那天課程還沒結束我提醒他:「你可以先離開,沒關係!」但他仍等到課程結束,這時,不疾不徐地拿出京都旅遊時買的餅乾,送給老師們,幾乎已經熱淚盈眶的我高興的對他說:「謝謝!」每次下課,同學們也總留下來幫忙擦白板、收拾教室,心想:能遇到這樣的學生,真是我莫大的榮幸。
我知道我對學生們一直都很嚴格,但我不曾因為他們犯錯而說過一句責備的話,我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我也不忘適時調整自己的步伐,給學生量身打造的每堂課,我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個很優秀的老師,謝謝那一個多月的時間,謝謝我的學生們,讓我學到很多,也讓我因此看見自己的不足,一次次的檢討改進,是他們讓我從「好」接近「更好」。
四、 國外實習之生活體驗
在日本的每一天都精彩的像我擁有四十八小時一樣,好像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雖然很累、精疲力竭,但卻因為沿途的風景燦爛的笑著,充實的十分美好,第一次,我這麼認真的過生活。日本與台灣很不一樣,早餐少了美而美、美芝城,學餐不曾缺席的是生菜,也是唯一青菜攝取來源;喝的是生水,餐館沒有溫水,只有冰與熱,想吃甚麼、想喝甚麼,想到哪裡旅遊,哪怕只是希望喝一杯水,也得自己開火等待沸騰,所有願望、生活所需,只能靠自己達成,第一次出國、第一次離家這麼久,才發現自己當了二十一年公主,總是在爸媽的羽翼下被照顧得無微不至。
日本最讓我流連忘返的是:她總是美的像幅畫。那裡有很多河,很多、很多,慢慢的流,悠閒沒有壓力,所以日落時分我喜歡去看河,為了那些河,我會回去吧。日本是個沒有夜生活的國家,商店總在八九點即歇業,加上每天必須六點半起床為了跳早操、早點名,對於選課只從早上十點開始的我,那種抗拒持續三十幾個白天……沒想到轉眼間我辦到了!
最讓我感動的是日本人的友善,小林老師、林田老師...等,每位老師都對我們視如己出,利用假日時間帶著我們上山下海,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體驗製作うどん,從揉麵糰開始一手包辦,腳下的觸感仍記憶猶新。花火節時,日本同學熱情的邀請我們一起烤肉同樂,充滿謝意的與他們道別時,他們說:「不用客氣,以後如果在台灣遇到日本人,別忘了也做一點甚麼,謝謝你了。」這種彼此的善意會一直延續下去吧!離開前很幸運參加了阿波舞祭典,在充滿節奏感的畫面下,更捨不得日本了。
五、 國外實習之具體效益(請條列式列舉)
1. 透過直接接觸外語人士,更能讓我理解到華語教學的需求。
2. 因為實習,讓我在日本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學子,交流不同文化,深刻感受文化衝擊,並結交許多朋友。
3. 參加許多文化活動、祭典,如:花火節、阿波舞祭典。台灣與日本相距不遠,但日本旅遊往往限於大都市,很難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情感,也很難看見鄉村才有的人情味。
4. 因為實習,讓我有機會在日本生活,讓我真的體驗當日本人的感覺,也因此理解了日本人的禮儀、習慣。
5. 日本老師教我們日文時,讓我不再覺得學習日文是學習一個科目,它變得不再像物理化學艱澀難懂,而像認識一個新朋友一樣,充滿善意。
六、 感想與建議
希望這樣難能可貴的機會可以不斷延續下去,或許名額有限,但國外實習真的能讓一個人蛻變,成為更美麗的蝴蝶,或許影響的只是少部分人,但迴游的鮭魚也能一點一滴讓家鄉變得更好,三十七個日子讓我看見不一樣的日本,以及日本對於愛護環境的努力。建議實習的單位能建立更加完備的處理機制,對於「實習」得以規範更完備的SOP。
一、 緣起
總是抱著平常心看待事情的我,一開始從沒想過可以獲得這麼難得的機會。在國外生活並學習,從十歲開始便是我心裡最嚮往的事,在沒有人聽得懂我的母語的國度;沒有人知道我的故事的陌生環境裡自立自強,這樣的畫面總是最令我熱血沸騰。一個悶熱的下午,與學姐一起在系辦公室處理事務,學姐滔滔不絕的是她實習的那些日子,點點滴滴都精彩動容,她的話有一種魔力,一種充滿感染力的喜悅,在她的話裡我彷彿看到了日本。
在三年級上學期選修日文,已經習慣第二外語是英文的我,一開始對日文是非常排斥的,習慣英文的文法也讓我對日文產生更多的不解,全新的領域是需要更多耐心的,雖然挫敗過幾次,但老師的努力不懈、對教學的熱忱感動了我,最後學會了一點日文基礎,這時我問自己:擁有對日本的憧憬、對日文的一點基礎,這樣足夠了嗎?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學姐帶著笑容對我說,「我覺得妳可以嘗試看看!」在我猶豫的時候,是她推了我一把,我知道,一旦我裹足不前,便看不到這世界的模樣,勇敢去嘗試吧,最糟糕的結果不過就是失敗。選擇日本的同學占了大多數,而每位同學都很優秀、都是實力相當、十分可敬的對手,因此我想,如果最後機會不是我的也沒關係,這表示還有進步的空間,於是帶著期待與信心卻又格外平靜的心,我提出了申請。
名單公布的時候,心情是喜悅的,但同時我知道迎接我們的是一道道關卡與挑戰,對於每次課程設計、教案設計、觀課……等練習機會,都更加聚精會神,努力記起每一個細節,願能達到活用每個教學法,加強自己不足的地方,期待在日本能呈現最好的自己。
二、 國外實習機構簡介
阿南工業高等專門學校是一所非常重視制度的學校,從住宿至食膳,每個細節都感受得到,最特別的是「打招呼禮儀」,每位低年級學生遇到高年級學生或老師,都會停下腳步,立正並九十度鞠躬,大喊「こにちわ」,從太陽升起到睡前,不絕於耳、此起彼落在校園的是神采奕奕的打招呼聲。
每天早上六點五十分集合跳早操並點名,晚上九點半亦需要晚點;餐桌禮儀方面,學餐裡男生女生必須分開用膳,中間的走道便成為性別的鴻溝,由高年級優先進入學餐,低年級總是一字排開在太陽底下等候入場,不論進入學餐或者離開都需要最宏亮的招呼聲開始及結尾。
阿南高專設立於1963年,設有「電氣電子」、「制御情報」、「建設システム」等學科,另設有「一般科目-各科共通」及專攻科。於四年級開設中國語選修課程,選修人數較多,屬於大班制教學,對於我們實習期間之教學班級,學生人數約四至二十人,屬於小班制教學,學生包含一至五年級及專工科班。
三、 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心得
第一次上課的那個上午,心情忐忑又期待的備課,對於教學經驗多限於「試教母語人士」的我難免緊張,腦袋裡模擬這一天的情境、課堂對話已經無數次,但這一天悄悄來臨了,上戰場前想起老師曾說過:「一節課不要奢望教太多,簡單一個語法點、一個句型就足夠。」坐在教室裡頭,想像著學生的反應,擔心準備的課程會不會太少?會不會太困難?突然,上課鐘聲響起我被拉回現實,深吸一口長長的氣,並慢慢吐出,告訴自己「我可以的!」。
看見學生們各個自備筆記本,並利用日文拼音註解,學習態度良好、配合度極高,心裡滿是感動,身為「老師」的第一堂課,意外的非常順利、圓滿,非常感謝國際生Thanh及Nadia參與,因為他們課堂氣氛更加歡樂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天的我信心倍增,覺得沒有什麼難得倒我。
漸漸地,與學生培養起了教學默契,每天備課時總先複習一次教學日誌,我認為熟記學生已有的知識,才算是盡到當老師的第一個責任,我喜歡透過對話幫學生複習,雖然我的日文不好,但我想幫學生建立「直接」的觀念,利用唾手可得的物品,如果遇到某些語法點中文有;但日文沒有的情形,堅持使用日文教學,反而有可能因此制約學生,舉例來說,夜市文化中教「臭豆腐」一詞,明明是台灣的食物又何苦一定要翻譯成日文呢?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如附上圖片並形容臭豆腐的美味吧!
再舉例來說,教完數字一到十,接著拿起書本說「書」,最後搭配量詞「本」,遇到二本書時,我說「兩」本書,學生一開始不明白,但舉的例子多了,二跟兩的差別便顯而易見,學生能透過已有知識自行歸納,往後遇到___(2)+量詞+名詞,皆能正確使用,透過i+1,聰明的學生們總可以自行理解新的句型,這樣的過程每次都讓我充滿喜悅。
我認為教學是需要先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盡量不給直接的答案,這樣的記憶才能深刻,每當他們順利回答句子,我總是最用力為他們鼓掌的那一個,他們永遠都是讓我驕傲的學生!實習中,最最令我感動的一件事是——直斗同學是最認真的學生,從沒缺過課,但因為打工五點半必須馬上離開,那天課程還沒結束我提醒他:「你可以先離開,沒關係!」但他仍等到課程結束,這時,不疾不徐地拿出京都旅遊時買的餅乾,送給老師們,幾乎已經熱淚盈眶的我高興的對他說:「謝謝!」每次下課,同學們也總留下來幫忙擦白板、收拾教室,心想:能遇到這樣的學生,真是我莫大的榮幸。
我知道我對學生們一直都很嚴格,但我不曾因為他們犯錯而說過一句責備的話,我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我也不忘適時調整自己的步伐,給學生量身打造的每堂課,我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個很優秀的老師,謝謝那一個多月的時間,謝謝我的學生們,讓我學到很多,也讓我因此看見自己的不足,一次次的檢討改進,是他們讓我從「好」接近「更好」。
四、 國外實習之生活體驗
在日本的每一天都精彩的像我擁有四十八小時一樣,好像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雖然很累、精疲力竭,但卻因為沿途的風景燦爛的笑著,充實的十分美好,第一次,我這麼認真的過生活。日本與台灣很不一樣,早餐少了美而美、美芝城,學餐不曾缺席的是生菜,也是唯一青菜攝取來源;喝的是生水,餐館沒有溫水,只有冰與熱,想吃甚麼、想喝甚麼,想到哪裡旅遊,哪怕只是希望喝一杯水,也得自己開火等待沸騰,所有願望、生活所需,只能靠自己達成,第一次出國、第一次離家這麼久,才發現自己當了二十一年公主,總是在爸媽的羽翼下被照顧得無微不至。
日本最讓我流連忘返的是:她總是美的像幅畫。那裡有很多河,很多、很多,慢慢的流,悠閒沒有壓力,所以日落時分我喜歡去看河,為了那些河,我會回去吧。日本是個沒有夜生活的國家,商店總在八九點即歇業,加上每天必須六點半起床為了跳早操、早點名,對於選課只從早上十點開始的我,那種抗拒持續三十幾個白天……沒想到轉眼間我辦到了!
最讓我感動的是日本人的友善,小林老師、林田老師...等,每位老師都對我們視如己出,利用假日時間帶著我們上山下海,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體驗製作うどん,從揉麵糰開始一手包辦,腳下的觸感仍記憶猶新。花火節時,日本同學熱情的邀請我們一起烤肉同樂,充滿謝意的與他們道別時,他們說:「不用客氣,以後如果在台灣遇到日本人,別忘了也做一點甚麼,謝謝你了。」這種彼此的善意會一直延續下去吧!離開前很幸運參加了阿波舞祭典,在充滿節奏感的畫面下,更捨不得日本了。
五、 國外實習之具體效益(請條列式列舉)
1. 透過直接接觸外語人士,更能讓我理解到華語教學的需求。
2. 因為實習,讓我在日本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學子,交流不同文化,深刻感受文化衝擊,並結交許多朋友。
3. 參加許多文化活動、祭典,如:花火節、阿波舞祭典。台灣與日本相距不遠,但日本旅遊往往限於大都市,很難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情感,也很難看見鄉村才有的人情味。
4. 因為實習,讓我有機會在日本生活,讓我真的體驗當日本人的感覺,也因此理解了日本人的禮儀、習慣。
5. 日本老師教我們日文時,讓我不再覺得學習日文是學習一個科目,它變得不再像物理化學艱澀難懂,而像認識一個新朋友一樣,充滿善意。
六、 感想與建議
希望這樣難能可貴的機會可以不斷延續下去,或許名額有限,但國外實習真的能讓一個人蛻變,成為更美麗的蝴蝶,或許影響的只是少部分人,但迴游的鮭魚也能一點一滴讓家鄉變得更好,三十七個日子讓我看見不一樣的日本,以及日本對於愛護環境的努力。建議實習的單位能建立更加完備的處理機制,對於「實習」得以規範更完備的SOP。
留言
張貼留言